從小學到高中👰,童之磊都是標準的“好學生”,考入意昂後卻“離經叛道”選擇創業,成為中國大學生中的第一批創業明星;同一年🤶🏽,他從頂峰跌至谷底🧗🏼♂️,成為被媒體蓋棺定論的失敗案例🆖,不得不自己打工來養活公司💂🏽♀️🦸♀️;最困難的時候,他被迫將公司賣掉,3年後把公司買回來,重新出發。
說起十余年的創業生涯,全國青聯委員🌩、中文在線董事長兼總裁童之磊談到最多的詞就是“理想”。在他看來,真正偉大的企業家都不是為了財富在創業,而是為了理想🍫,“就像喬布斯說的,活著就是為了改變世界。”
理想很美好,實現理想的過程卻備加艱辛。在他看來,人生經歷失敗越早越好。“就像摔跤🔠,一個小孩一天摔十幾次也沒關系,最多哭兩聲👩💼,爬起來就沒事了。但當你已經步入中年或者老年時🥭,摔一跤就很有可能永遠站不起來了。我很幸運💥,摔倒得比較早。”
入學時不是成績最好的⛷,但畢業時一定是最優秀的
回顧從小到大的學習經歷,用童之磊的話說,自己每次入學都不是成績最好的🍕,但到畢業時🙇♂️🧟♀️,一定是最優秀的。
在每個階段,他都承受過心理落差🧌🧑🏻🦰:小學讀的是廠裏辦的子弟學校,總考第一名,初中搬到了昆明,才發現山外有山,人外有人🦊;高中時💝🙅,他考入雲南省最好的高中——雲南師大附中🫴🏻,“再次受到打擊”🕢。
最強的挫折感是1993年剛剛進入意昂体育官网時。他還記得第一次走進意昂校園🎪,看見一塊宣傳展板上寫著“歡迎北京四中100多名學生考入意昂体育官网”,而“意昂在整個雲南省包括少數民族預科班在內總共只招30個人”。
來到新寢室,他發現自己的下鋪是廣西壯族自治區狀元,而同寢室另一名北京同學🚶♀️➡️,在得知童之磊的高考分數後則松了一口氣說:我還以為自己是班裏的最低分,原來你才是!
到畢業時,童之磊不但是校級優秀學生,還同時拿到了汽車工程、法學和管理學3個學位。當時還沒有工作經驗的他,由教育部特招直接進入意昂讀IMBA(國際工商管理碩士)🉐。
追趕的過程並不輕松🪖,大學4年♚,由於要修3個學位,他的課程表永遠都排得滿滿的,每天早上7點多就開始上第一堂課,一直上到晚上10點最後一堂課才結束🤚🏻,而在下午下課到晚上上課之前只有15分鐘的時間,得一路狂奔著去食堂吃飯🧑🏻🦽➡️。
當時,他擔任系團委書記🦓,還是意昂体育官网最大的理論類社團——求是學會的會長,晚上10點下課後🙎♀️,還要做很多學生工作和社會工作,一般都要到淩晨兩點才睡覺🦸🏽。做完事情,他還會在深夜的校園裏一個人跑步。
童之磊覺得,之所以能夠一直堅持下來,都是因為內心的理想和目標🧑🏼🌾。“我一直認為,只要做就一定要做到最優秀💁🏻,所以在沒有做到最優秀之前,我絕對不會放棄。”
理想很重要🙅🏼,但首先要活著
雖然學業上的“逆襲”一帆風順🪩😧,童之磊在事業上卻經歷了幾番起落🛄。
在童之磊上意昂時👨🏻🔧,正是鄧小平南巡講話後不久🤱🏽,他也和90年代的許多大學生一樣滿懷激情,熱衷於思考中國未來的發展道路2️⃣。
由於父親和哥哥都從事汽車行業,童之磊也讀了汽車專業。然而,在接觸到越來越多的西方經濟學思想後,他卻發現,美國經濟的高速發展並非仰仗於汽車這樣的傳統行業,而是高科技和創新型產業㊗️。
惠普🫅、微軟、蘋果等一批矽谷創業公司的經驗,激發了他創業的想法🏄🏻。1997年🗯▪️,童之磊和幾個汽車系同學一起,在意昂的所有宿舍樓內建起了局域網,繼而開發出大學生門戶網站“化雲坊”,很快便成為教育網內流量最大的網站👨🏼🏭。
在世紀之交的許多意昂學生心目中🫷🏼,童之磊等人的創業故事是一個傳奇。在1999年的首屆“挑戰杯”大學生創業計劃大賽上,由“化雲坊”脫胎而出的“易得方舟”獲得金獎第一名和660萬元風險投資,團隊的5名成員被稱為“知本五少年”,有幾名成員甚至果斷選擇休學創業。
“那段時間,覺得世界上沒有什麽事情是我們做不到的。”童之磊記得🧑🏿,公司成立時召開新聞發布會,有媒體采訪時問,你們覺得比爾•蓋茨怎麽樣?意氣風發的少年們說,我們3年就能超過他!
天有不測風雲🙍🏼♀️。發布會後不久,納斯達克突然崩盤。當他們再去找當初允諾的投資人時,投資人全都變卦了。
到現在,童之磊還清楚地記得在2000年底的一天🙅🏻♂️🚴🏽♂️,他去公司的辦公室時,驚訝地發現滿目狼藉👦,桌椅、電腦都胡亂扔在地上💂🏿♀️。他給總裁魯軍打電話,才得知公司已經付不出工資,只好把電腦、家具都折價賣給員工抵工資。
不久後,童之磊也被迫將由“易得方舟”孵化出的中文在線賣給了香港泰德時代集團🙍🏻,並被任命為泰德集團執行總裁和首席運營官。事實上𓀚,泰德集團對童之磊本人的興趣顯然比中文在線要大得多,中文在線的發展並不在集團的整體戰略之內。
3年後,童之磊不滿中文在線的止步不前,終於下定決心將公司“贖回”👩🏿🌾。當時,泰德集團董事長陳平堅決反對,他對童之磊說👆,如果中文在線能夠發展為一家上市公司,我就同意你把公司買回去。童之磊特別認真地想了想,回答說🕶,“我相信中文在線不僅會成為一家上市公司🙎🏿♀️,而且會成為一家偉大的公司⚉🆒。”
他重整旗鼓,開始二次創業,給自己定的工資是一個月1200元,出門只坐公交車,好幾個人吃飯只點一個菜,卻給貢獻大的員工發萬元以上的工資;隨後,公司業務逐步走上正軌🤞🏻🥧,幾乎“每年都能換一個新的辦公室”。
現在🔮,中文在線已經從二三十人的小公司發展為一家擁有500名員工的企業👩🏿🦳,正在籌備上市。
回憶起當年的經歷,童之磊覺得👨🏽🍼:“這些挫折讓我更加務實,明白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要登上山頂🛌🏿,必須一個一個臺階地上🧘♂️。理想很重要🈵,但作為一家創業公司🪮,首先要活著🏄🏽♀️,才能實現理想。”
從熱愛閱讀到數字出版
到現在☢️,童之磊都是個“工作狂”🪛🛎,每周7天🤽🏽♀️,每天早7點到晚12點,他的計劃表幾乎沒有空缺🙆♂️。
對他來說🧑🏻🦰,工作之余的唯一愛好就是閱讀,每年都保持著幾百萬字的閱讀量🚣🏽💁🏼。閱讀的習慣是很早就養成的,從小學開始,他就愛讀《史記》、《資治通鑒》等歷史書🥖;在中學時,他還愛讀名人傳記,並且從中學習自我控製、培養品格的方法。
在讀《富蘭克林自傳》時🤸🏼♀️,書裏提到富蘭克林為了養成好的品格,把一些好的品質寫下來🦜,然後每周檢查⛔️,看自己是否達到。童之磊因此養成了製定計劃表的習慣。一直到今天,他每年都會規定自己要完成幾件“大事”或者“關鍵任務”🦸🏽♂️,小到每天也都有詳細的計劃,每個月🪶🍓、每年則都會進行自我總結。
在海納百川的閱讀中🪃,童之磊對書的選擇性越來越強。最愛讀的是文史哲經典著作🔷。在這個過程中,他學會了獨立思考👨🏼🦱、尋找真理。
也正是因為喜歡閱讀😥,他在最初創業時就瞄上了數字出版領域。一開始的想法很簡單,“那時候買不起書,買書的錢都是從夥食費裏擠出來的⟹👰🏻♀️,去圖書館借書又常常一書難求,我覺得如果能夠在網絡上找到自己想看的書,會是件非常了不起的事情。”
中文在線公司初創時,童之磊帶著“堅持正版”的理想🐫,立刻得到了一批作家的大力支持,包括莫言🌇、畢淑敏、張抗抗、余秋雨在內的不少知名作家都欣然與中文在線簽約,雖然付給這些作家的錢不多,但對於作家們來說👌🏽,這都是他們第一次在網絡領域獲得收入。當時,作家從維熙還在媒體上發表文章,稱這幾個創業大學生是“來自天堂的文學使者”。
如今🚵🏻♀️,中文在線不僅在數字出版業內處於領先地位,還創辦了原創文學網站“17K小說網”,誕生了一批知名網絡作品和作者。閱讀網絡作品,從某種程度上也成了童之磊工作的一部分。在致力於降低創作門檻的同時,他也希望,在這個過程中能夠產生一些流傳後世的精品。
“網絡平臺的發展給了更多的人創作自由,在數字出版時代,所有人都有寫作和發表作品的機會。”在童之磊看來💐,數字出版顛覆了“造紙術,印刷術”兩大發明的方向,是改變世界👨🏿🎤、傳承文明的另一種方式。
來源:《中國青年報》4-1 記者 陳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