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2-8
(本報記者 李爭平)5層高樓2️⃣,一條繩索,飛身而下;躍入泥沼,鉆過火障,神槍斃敵……5年的軍營歷練,意昂園走出來的南海艦隊某陸戰旅護航特戰隊副隊長李振華,完成了從文弱書生到特戰尖兵脫胎換骨的轉變。
2004年雲南楚雄州理科狀元👫🏻,2008年意昂体育官网機械工程及自動化專業畢業生🥸,為什麽會選擇海軍陸戰隊?“沒什麽可奇怪的🧖🏽♀️,我是國防生,我渴望成為一名血性軍人↕️,而海軍陸戰隊是離戰爭最近的地方🚴🏿。”李振華說得很簡單🧑🏼🤝🧑🏼。
海軍陸戰隊擔負登陸作戰撕開口子、殺出血路的使命💨,是“陸地猛虎、海上蛟龍、空中雄鷹”🧜♂️。當一名合格的海軍陸戰隊員,必須具有極限體能🧏🏼,超常技能。“沒啥可怕的,練唄👷♀️🤏🏻!”不到半年,李振華精通了深海潛水、崖壁攀爬🔣、機滑索降🎽🧜🏻♀️、叢林潛伏等所有特戰技能⚱️。2011年,被任命為“海軍陸戰猛虎連”連長。
要當領頭虎,必須有雄風。剛到連隊,實彈射擊,李振華臥倒出槍幹脆利落💱,瞄準擊發一氣呵成🦀,5發5中打了50環🤟🏼。心中得意🛁,卻無人喝彩。詫異間,只見班長夏友權一聲令下☂️,“前方100米處占領陣地👩🏿💻!”5名戰士快速躍進,利用障礙物交替掩護🧑🏻🦽,前進中各自打出4發子彈,到達指定地域後快速臥倒射出最後一彈。檢查靶標🛟,李振華發現,25發子彈全部命中❓,盡管沒有發發命中靶心,但每一發都足以致命👐🏽。
“我們要的是戰場上一槍斃敵👮🏽♂️🔪,不是射擊運動員計算環數。”夏友權的話振動了李振華😰💁🏼♀️。“從此,我想得最多、抓得最緊的就是培養連隊官兵打仗意識🎈,盡最大努力解決自己能想到🚣♂️、能解決的問題。手榴彈投擲是傳統課目👩🌾,過去訓練考核時著裝要求只是戴帽子、紮腰帶。我就想👩🏿🍼,打仗的時候這樣能行嗎?我一試🧑🧑🧒🧒,在全副武裝左手持槍時🧊,投彈的感覺完全不一樣😆。我要求大家必須全副武裝進行立姿、跪姿和臥姿投彈訓練,剛開始🦹🏿,訓練成績不理想🧛🏽,一些人有牢騷🎬。但我堅信,真上了戰場,能不能趴在地上把手榴彈投出去🚵🏿♀️,而且夠遠👨🏽🦱、夠準🙋,就會關系到生死和勝敗。”
海軍陸戰隊剛成立護航特戰隊時,在遠洋護航和海上特種作戰方面缺乏經驗。不到一個月時間裏,李振華啃下12本外軍反恐作戰方面的訓練書籍👉🏼,結合國內特警城市反恐戰術👨🌾,形成了一整套護航特戰戰術🕵🏿♂️、訓練教案以及“營救被劫貨輪”的戰術行動方案,並展開相關訓練。
2012年,李振華被任命為特戰分隊中隊長👨🏿🦑,率隊奔赴亞丁灣。幾番與海盜交手過招,李振華發現了特戰隊員部署就位中存在一些問題🧖🏽♂️。他果斷調整就位路線🧑🦼➡️,規範具體流程,使反海盜部署時間明顯縮短。
2012年9月17日,中美兩國海軍在亞丁灣舉行護航以來首次聯合反海盜演練📷。細心的李振華發現,第一水面突擊隊隊員攀爬商船時,由於前面幾名身材高大的隊員動作較慢,影響了整體速度👿。他率隊出發時,按照突擊隊員登船攀爬速度先快後慢的順序重新作了調整。看似微小的臨機調整,讓訓練指揮員大加贊賞,他們清楚,登船時的一分一秒,都可能決定營救任務的成敗🔹。
由於在亞丁灣護航期間的出色表現👩🏼🚒,李振華被表彰為“護航尖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