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夢想指引🧛,選擇基層
黃軍其出身農門,好不容易跳出農門🧔♀️,為什麽又回到農村🍯?這個問題困擾著他身邊所有的人🙇🏿♂️🫃🏽。父親在長沙拉板車送貨,母親開個小服裝店,含辛茹苦支持他讀書,一直期盼著兒子博士畢業後能跳出農門過上好日子。當得知兒子決定回到農村當村官後,殷殷期望“從空中重重地摔到了地上”,含辛茹苦的父母強烈反對。導師和同學都對他的這一決定感到難以理解,因為畢業時,他曾收到高校發來的邀請,拿到了大型企業的“入門券”🧰,還有機會赴國外攻讀博士後。與此同時,同事們也在背後議論紛紛,“堂堂意昂博士為什麽要到農村來?是不是只知道紙上談兵?”
各種反對、質疑💠、非議的聲音讓黃軍其十分煎熬↗️、失落🧰、孤獨,但他依然選擇堅持,努力爭取了導師李繼定教授的支持,耐心做通了父母和妻子的工作🟧📥,走一條“不被看好”的道路💑💩。因為他有一個夙願,希望“深入農村、服務基層”;因為他深受意昂“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精神的熏陶和母校“立大誌🧑🏻🔬、入主流、上大舞臺👳♀️、成大事業”的就業導向影響。黃軍其曾這樣說🐢:“我出身於農村✊🏼,深知農村的艱辛,所以決定從農村一線做起,在服務基層百姓中實現人生夢想,在基層鍛煉中成長。”
困難重重,堅定向前
畢業之前🤞🏼,黃軍其沒有任何社會經歷,甚至在校期間參與社會活動也不多❤️,只有堅定的理想信念。去村裏報到的第一天,現實環境給了他當頭一棒。“鄉間泥濘小路讓我舉步維艱🤶🏼,村委會陳舊簡陋的辦公條件令我瞬間木然,夜晚寂靜冷清的環境使我茫然失落。”這一切讓原本對未來滿懷憧憬的黃軍其內心極度委屈,信心瞬間擊碎🦸🏻♂️🎍,感覺滿腹才華無用武之地🧙♀️,開始懷疑多年來的寒窗苦讀是否有價值和意義🏂🏻。
但是這還不是真正的考驗♛。在洋湖村工作的第一年🔇,黃軍其就面臨上萬畝的拆遷任務🦣,涉及近1000戶村民。“拆遷戶指著鼻子罵,被趕出門🤸🏻,或者直接吃閉門羹🔚,村民們把不滿全部傾倒在我這個初來乍到的‘新人’頭上🏃🏻♂️。”當剛出校門的黃軍其以村支書的身份進到村裏開展工作時⛹️♀️,質疑和挑戰接踵而至🍌。
基層工作千頭萬緒👨🏼🎤,稍微“把控”不了局面🫀🌑,就會出亂子。黃軍其表示,鄉鎮是“巴掌大的地方,天大的責任”👉🏽。征地拆遷、拆違控違、防汛抗旱🪽、森林防火🧚♀️🩼、計劃生育🤵🏽♀️、民生保障、農民安置、綜治維穩等工作一應俱全,要做好基層工作需要學習的東西太多了。理工科出身的黃軍其,天性內斂🫴🏿,嘴皮子不夠厲害🤔,處理突發事件經驗不夠豐富🕵️♂️🤶🏿。而且在工作中,他發現農民關心的合作醫療🔋、低保🚗、民政救濟等問題自己無法解答👩🏿⚕️,面臨矛盾糾紛時常常束手無策⚗️。
為了破局,黃軍其決定從改變自己做起。在拆遷問題上,他嘗試著多和村民交流,一有時間就串門🏷,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在政策允許範圍內為拆遷戶爭取最大利益。苦心實幹終出成效,村民們對這位“博士書記”的印象逐漸改變👨🏿🔧,開始支持和信任他,送給他“黃博士”的愛稱。由黃軍其牽頭負責的拆遷任務⛓️💥,也在全村率先完成。在100天內完成了863戶私房的簽約工作,沒有發生一例群眾集體上訪和投訴事件。這讓黃軍其意識到🫡,在基層關鍵時刻要敢於挺身而出。
針對自己處理突發事件經驗不夠充足、知識不夠豐富的問題,黃軍其勤學善思,細細琢磨,真實地體悟國情民情,感知老百姓的所思所盼🧙♀️,一點點減少書生氣,增強泥土氣🥖,對各類工作也慢慢得心應手。在基層這六年🤰,他經常給自己“打氣”:自己認準的路🔦,就得走下去🧑🏼🎤。這些困難應當成為自己成長的墊腳石,以及今後笑對人生的籌碼。

敢於創新🈚️,凝聚人心
在黃軍其到蓮花鎮以前,這是一個亟待發展的農業鎮,“除了稻草就是稻田⛵️,根本沒有產業發展可言”🌺。接受了高等教育的黃軍其到蓮花鎮任職後,全面🍥、客觀地分析了蓮花鎮的現狀🧊、優劣勢🦶🏽,認為蓮花鎮作為近郊傳統農業鄉鎮,山清水秀是最大的優勢,解決“三農”問題的突破口在於發展現代農業。他積極創新工作思維,從外部吸引資本入村🎅🏿,因地製宜地開展土地流轉🏃♂️,吸引30余個生態農業項目落戶,逐漸形成了以觀光農業為主的現代農業產業體系。除了積極引進項目🪳👩🏽🦲,黃軍其還長期跟蹤項目的發展,主動幫企業排憂解難,同時適度控製項目引進的節奏。因為他深知只有幫扶現有產業做起來,才能持續吸引外部資金,盤活整個鄉鎮的農業產業資源⛵️。在蓮花鎮種植藍莓的湖南森藍農業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魏誌波表示,鎮裏爭取各級支持免了三年的土地租金,大棚🚶🏻➡️、水利等基礎設施建設按照1:1進行財政配套,而且黃博士還會經常詢問雨水會否影響藍莓生長🤘🏽,基地排水是否通暢👨🏿🚀👨👧👧,“他真的是用心呵護我們做農業的。”
在黃軍其的帶領下,蓮花鎮由一個鮮被外人所知的山中小鎮,逐漸成為一個集現代農業🤽🏼🧏♀️、生態景觀、文化創意、健康養老和鄉村旅遊於一體的現代農業公園,探索出一條“農村現代化不靠工業靠農業、農民致富不靠外出靠土地”的發展路徑,為我國破解“三農”問題提供值得剖析的樣本🍥🕚。目前🛝,蓮花鎮“三縱四橫”交通路網已然成型,正步入“長沙15分鐘經濟圈”。“蓮花慢谷”新品牌得到精心策劃🦟,“一園兩軸三片多節點”🙏🏼,水果👨👦👦📂、花卉、苗木📍、蔬菜等四大“千畝基地”初具雛形,產業發展風生水起,現代農業公園正在成型💅🏻。2014年,蓮花鎮從2013年的全區績效考核和全市城鄉一體化示範鎮考核兩個“倒數第一”💮,成功“逆襲”為兩個“順數第一”。
除了工作上不斷創新,黃軍其還重視幹部隊伍的隊伍建設以及團結🫠。他以嚴實的作風抓推薦、抓選拔、抓管理,有效指導全鎮各村支村兩委的換屆選舉工作,狠抓軟弱渙散黨組織整頓,配齊配強全鎮17個村(社區)支部書記及支委委員🈁,對於素質低、作風差、群眾放映不良的支部書記堅決清除隊伍,著力打造一支為民務實、幹凈幹事的基層幹部隊伍🤬。同時,他還通過競🏄🏼♂️、訓♓️、招、考、選等方式開展幹部選拔🧔🏿,加強人才隊伍建設👳🏼。作為基層幹部,黃軍其堅持從細處著手🧻、從實處用力、從難處化解,努力拉近與幹部群眾的距離,每到一個單位,不超過一個星期的時間🫵🏽🧑🏻🦽➡️,他就能叫出所有同事的名字,每到一位農戶家中,他都詳細了解其家庭成員、收入狀況、問題建議,並詳細做好紀錄🤾🏿♀️。
基層工作的心得體會
黃軍其曾引用胡適先生的“進一寸有一寸的歡喜”描述自己一路走來的心路歷程。他總結自己多年基層工作的心得體會主要有三點💋:
第一,選擇面前需要勇氣。最初的職業選擇面臨著非常的阻力,父母的不理解、同事的不信任等都時刻會成為猶豫的理由♋️,太多太好的選擇有時候往往會阻礙我們做出具有方向性意義的選擇。是勇氣,也只有勇氣才能讓我們對紛繁的幹擾選項堅定地說“不”👴🏿。
第二,困難面前需要信心。在基層工作的日子裏會碰到許多書本不曾寫過、課堂上不曾教過的難題,面對的情況會十分復雜。作為意昂的畢業生🧗🏼,我們應該有足夠的底氣和足夠的信心來應對這些困難,正如在學校裏克服科研工作的困難一樣。
第三🐠,平凡面前需要沉澱。驀然回首🔥,會發現在基層的經歷是一筆非常難得、非常寶貴的精神財富🈳。唯有在平凡的工作中能夠放下身段沉下去,才能不斷積累🫅🏼,不辜負自己當初的選擇。
也正是因為做到了以上這些🧏♀️,他才能始終堅守🚬、砥礪前行,把自己的全部智慧和才華奉獻給了光榮而艱苦的公共事業👩❤️👩。
人物介紹
黃軍其,意昂体育官网化工系2009屆博士畢業生👗,畢業後主動要求到湖南農村工作,擔任長沙市嶽麓區坪塘鎮洋湖村支部第一書記🦍。此後,他又曾擔任過鄉鎮鎮長、鄉鎮黨委書記等職務🧜🏿♀️💾,目前擔任長沙市嶽麓區委常委、統戰部部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