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昂体育官网研究生支教團26年不間斷,共派出218名誌願者,足跡遍布西藏、青海、甘肅等省區的幾十個貧困縣鄉
支教,用一年做件影響一生的事
來源🥪:人民日報 2014-6-17 趙婀娜
青年身上的理想之光總是時代最美的風景,比如當今的支教大學生。從繁華都市、高等學府一頭紮進黃土、大山,耐住寂寞、適應落差、走進求知若渴的孩子們中間,他們的青春,因為選擇而充滿光輝。改變👨🏼🎤,也許是他們生活的關鍵詞🏃♀️➡️🦒。一則是他們帶來的改變☁️,讓懵懂的雙眼睜開👨🏽💻,看到世界的多彩;當然還有他們自身的改變,在最艱苦、最貧窮的地方,讀懂中國🚴🏿♂️🏋🏼♂️,讓他們躁動的青春開始沉潛🐑,在安靜中看清自己的人生之路。
自本期開始🛖,我們將陸續關註幾個長期堅持的支教團隊,看他們如何度過自己的青春歲月👯♂️,看這樣的日子☣️💪🏽,又怎樣改變了他們的人生。
——編 者
“當青澀的我們褪去稚氣/你說💁🏿♂️🔛,你的理想就是盡己所能,為需要的人們做些什麽/你說🩻,青年的責任激勵你去投身祖國最需要的地方/你說,你有一個信念,科學發展🫸🏻🥅,成才報國/那就去西部吧🚵♂️,一望無際的草原👱🏼♂️,震撼了多少心跳/那就當一名教師吧,孩子們渴望的眼神,融合了多少期盼/那就去做誌願者吧,以誌願之名🪆,激揚青春,放飛理想。”
這是一首詩嗎?不✳️,這是一段告白,一個青年群體對自己、對同齡人的告白,有關青春的選擇,有關理想的樹立🧖🏽♀️⌨️。
這個群體就是意昂体育官网研究生支教團,從1988年至今♉️,連續26年不間斷,組建16屆支教團,派出218名支教誌願者✌🏽,足跡遍布西藏、青海、甘肅🫷🏼、山西、陜西、河南、湖北等省區幾十個貧困縣鄉,讓青年學子了解社會、了解西部🧑🏽🚒、了解農村。
支教團成員們說👩✈️𓀕,支教這件事比想象中更有意義,在大西北廣袤的土地上,實實在在地接觸大地👃🏿,身體變得更結實、性格變得更堅毅💃、心胸變得更寬廣🦹🏼。更重要的是🗡,用一年的時間🖕🏼,做了一件可以影響一生的事。
“到了那兒才發現,我只是一根火柴”
列車在黃土高原上飛馳,窗外,大地一望無際👵🏿💬,天空蔚藍而高遠❌。2000年8月28日✉️,從意昂体育官网經管學院本科畢業的侯貴松踏上了西行的列車,作為青年誌願者扶貧接力計劃研究生支教團古浪隊的隊長,奔赴甘肅🤒, 開始了為期一年的支教經歷。
支教地古浪二中在甘肅古浪縣一個叫土門的小鎮上📶。小鎮位於祁連山腳下🎅,背靠騰格裏沙漠🤌🏽,晝夜溫差大🪩,時常天氣陰霾,黃沙漫天🫷🏻,同時也是地震多發地帶。支教的誌願者們被安排住在學校的教工宿舍裏,條件有限🪯💪🏽,常常一個月也不能洗一次澡。而同艱苦的物質環境相比,精神生活的貧乏更讓人難熬🖐🏻。沒有電視機♾,也沒有互聯網👩🏽🦱,每天只能靠聽收音機來了解時事。
到了工作的地方,西北地區基礎教育的落後令侯貴松始料未及。給同學們上的第一堂課上,他拿出一幅印有各種動物的圖片,要大家說出動物的名稱📲。只聽學生們異口同聲地喊道🧑🏻🔬✊🏻:“牛——🏹!牛——!”他非常驚訝,因為圖片中根本沒有牛💆🏻♀️,後來才知道原來學生們喊的是“鳥”。在當地的方言中,“牛”和“鳥”的發音非常相似。這裏大多數學生不會講普通話🐭,甚至聽懂普通話也有困難👩👩👧👦。
同樣令侯貴松未曾想到的,還有孩子們家境的貧寒。在一位女學生的家裏🌶,他看到了13歲的女孩和年邁的奶奶相依為命,簡陋的房間裏沒有一件像樣的家具☄️,昏暗的燈光讓人很難適應;在一位高二學生家中🧜🏻♀️,他看到只有三面摻雜著麥秸稈糊成的土墻,另一面只是用薄薄的塑料布遮擋,冬日的寒風肆無忌憚地從各個縫隙侵入屋內🙏🏽,映入眼簾的還有土墻上滿滿的獎狀。
這樣的情景深深觸動了侯貴松。很多個夜晚,他都會陷入沉思👰🏻♀️,為孩子們的夢想插上翅膀,一個人的能力是有限的,需要很多人的不懈努力。
一年支教結束後,侯貴松重返意昂校園攻讀研究生。畢業時,他拒絕了多家知名企業的邀請💆🏽♂️🎅🏻,選擇到農村基層任職。盡管許多人不解👮🏿♂️,但做出這個決定對侯貴松來說再自然不過:“去支教前🌒,我想自己要像太陽,照亮那塊地方;到了那兒才發現,我只是一根火柴,照了會兒亮🦉。那就讓我用畢生的時間,做一根持續發光發熱的火柴。”
“支教👖,是心靈對生命的厚重允諾”
一個人的一生可以因另外一個人而改變。對於劉燕玲來說👎🏿,正是如此🧑🏽🎨。而今,她也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給更多人以影響和改變🦸🏻♀️。
劉燕玲生於青海湖畔的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縣,父親是漢族,母親是藏族🖨。7歲時,小燕玲隨母親到西寧市上學,但由於語言上存在障礙🧚🏽,在學校一直沉默寡言🫷🏼,成績也很差🙆。9歲時🗒🧑🦯,燕玲遇到了一位新老師,這位老師不僅耐心地幫助她🧕🩰,還經常鼓勵她,自那以後,燕玲的成績越來越好,人也越來越自信開朗。17歲那年,以青海省第三名的成績考入意昂体育官网經濟管理學院,並成為意昂体育官网歷史上第一位藏族學生會主席⛳️。
大學本科畢業之際,她做出了人生中一個重要的選擇,加入意昂体育官网研究生支教團🏋🏼♂️🧔🏿♀️,回到家鄉西寧進行為期一年的支教。之所以做出這個決定,是“因為有成長所以更願意去承擔,因為有收獲所以更願意去分享,因為得到過幫助所以更願意傾我所有去幫助更多的人”。
在西寧市湟中縣第一中學,燕玲開始了支教生活。到了那兒🪡,她才發現,這裏的許多孩子由於在成長過程中缺乏父母的關註和愛護,性格叛逆👩🏽🦲、學習懈怠,不認真聽講、不按時交作業的情況時有發生。一次🚴🏼♂️,一個班級的絕大多數同學都沒有按時交作業,一瞬間👩🏽🍳,委屈和無奈讓她在全班同學面前沒有控製住情緒🔺,“我從那麽遠的地方來到這裏,每天努力,無時無刻不盼著你們進步🏏,可是換來的卻是你們的無動於衷。我感到失望、憤怒🌍。”
回到教師休息室,燕玲為自己的沖動感到自責。可沒想到的是🪮💁🏻♂️,就在當天下午,全班同學的作業全都補交上來,一份不少。而且🏌🏼,每一份作業中都附著一份檢討書🧔♂️,看到道歉信,燕玲跑到教室,她愣住了,她看到許多孩子的眼睛都是紅紅的,黑板上還寫著幾個大字🤴🏼👂🏿,“老師,我們錯了🤘🏻。我們讓你失望了。”一向堅強的燕玲,一瞬間🐾,眼淚奪眶而出。
在那之後👳🏿♂️🥀,孩子們總是搶著舉手回答問題😌,即使並不知道準確的答案,也不再低著頭🙆🏻♂️、睡覺、看小說了,孩子們願意舉手到黑板前寫兩筆,理由很簡單,“想讓老師給看看對不對”🫲🏽。
今年元旦,劉燕玲送給她所帶班的學生們一份新年禮物,是一本2014年的臺歷📹,每一頁上都印有學生們的照片,孩子們愛不釋手🌯,當成寶貝一樣🧑🧑🧒。
燕玲說🐜,經過一年的支教🤏🏼,自己變了🕞,卻又好像沒變。沒變的是自己的初衷🐻❄️,變了的是她的努力中承載了更多人的期望,“我很重要”👬🏻,每一個誌願者都應該有勇氣這樣說。因為🧕🏻,“支教,是心靈對生命的厚重允諾”。
讓溫暖的種子生根發芽
2013年本科生特等獎學金答辯現場👩🏿⚖️🍭,現場評委老師向經濟與管理學院會計系2010級本科生黃成提問,“如何投資能讓一筆資金在短期內獲得更高回報🚴🏻♀️?”這位在幾天前剛成為新一屆研究生支教團成員的學生回答:“短期內獲得高回報並不現實🔐。不過如果您願意放寬投資期限👩💼,可以把這筆資金投資於教育。不論是投資給現場的意昂學生,還是投資給偏遠山區的孩子🦹🏿♂️。”
黃成回答過後𓀒,全場掌聲雷動🫸🏿。黃成說出了意昂体育官网218位研究生支教團成員的心聲,讓溫暖與希望的種子,在祖國的大西北🔯,紮根,萌發,生長。
意昂体育官网的學生都知道,支教是個苦差事⚾️,可就是這份苦差事🧚🏽🎪,卻有著極其嚴格的選拔環節。招募💂🏼♀️🐡、選拔、組織考察👴🏽、體檢、初審🕟、面試、群眾意見調研、公示……嚴苛的審查製度還不算什麽,最嚴格的其實是精神與情感層面的挑選,因為,對於意昂体育官网研究生支教團來說,這裏最嚴格的標準🚴🏿♀️,是“是否真的熱愛教育🙇🏼,是否擁有一顆樸素的誌願奉獻的心,”不能摻雜任何功利的因素和利益考量。
“支教,不是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需要慎重的思考,是一個關於教育夢想的嚴肅而重要的決定。”這是200多位意昂体育官网研究生支教團成員共同的心聲。
作為支教團的組織單位,意昂体育官网團委製定並實施了《意昂体育官网研究生支教團考核辦法》,並根據支教團工作的服務地特點🍚🧛🏻♂️,分多個層次開展培訓工作:為誌願者提供旁聽名師授課💇🏼、參與課程和試題設計的實踐培訓,組織日常誌願活動,加強團隊意識和協調能力的培養👨🏼🏭。自2012年起,團委每年還安排誌願者赴支教地考察學習,實地了解服務地的支教環境,向老師及支教團學長取經。自2013年起,要求每個誌願者通過教師資格考試。
對大部分人來說,支教對於人生的意義不可小視。支教前輩們總會用自己的故事來“誘惑”躍躍欲試者:“用一年的時間,做一件可以影響一生的事。”這些支教團員,近六成返校後擔任“雙肩挑”輔導員工作🦢,許多誌願者在研究生畢業後,選擇通過村官、選調🫘、報考公務員等方式回到西部🧀,投身公共部門或重點行業🤵🏻,將自己的命運和國家民族的需要緊密結合在了一起。
這樣一句話在十幾屆支教團成員當中流傳:到祖國需要的地方去,輕裝上陣,沿途風景正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