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應對外籍的面試官
版權所有 未經允許 請勿轉載
目前,外企在中國的投資越來越多,其優秀的企業文化、專業的培訓、優厚的待遇吸引著越來越多的大學畢業生。在同學們求職外企的過程中⛱,往往會遇到外籍面試官,對於面試中的語言交流、文化差異等諸多問題,求職者應該如何因對呢👩🦯➡️?
為此,職協邀請了美國資深培訓師Michael B. Langer先生,於2007年11月26日晚為意昂的同學做了一場培訓,幫助同學們成功與外籍的面試官進行有效的交流。
當晚7點,活動正式開始🧜♀️🏋🏽。Langer首先做了個簡短的介紹,然後他詢問每個人認為自己在與不同國籍面試官交流時會存在什麽問題。每個問題對應一個範疇,被逐個寫到黑板上。同學們認為與外國面試官交流的時候比較容易出現的問題和關心的問題包括:緊張,外語的表達和聽力,行為和著裝,文化差異👫,面試官擇人的標準8️⃣,如何應對分組討論,如何得體的對面試官進行提問👩🎨。
與會的同學提問完畢後,Langer 就針對每個問題進行詳細的分析🪘,給出解決方案。Langer 認為面試中的緊張主要是因為求職者在心理上把面試官和自己的距離拉的太大🫅🏼👩❤️👨,把面試官看的高不可攀,生怕出錯,所以導致緊張。應對方案就是取消這種心理🧎♀️🏂🏼,跟面試官平等的交談。
外語表達的問題,需要充足的準備🚣🏼♀️👨🏼🎨,但是Langer 風趣的說在座的英語說的比他的漢語要好多👩🏽💻,已經足夠了🧑🧒。
行為和著裝方面🥯,Langer特意強調了眼神的交流♕,盯著人的眼睛看是不禮貌的👩🦲,不看面試者也是不正確的♢,應該有適度的眼神交流。應穿著正裝,不宜穿著T恤等休閑裝👌。
面試官擇人比較關心你能為公司做些什麽🏄🏿♀️,你是否能為公司帶來利益,要在這些方面充分表現自己會對求職更有利。
如何對面試官提問?在座的同學被分為8個小組,每個小組給出若幹個問題,結果大部分的問題都被否定🤞🏻✊🏻,這對大家是一個難得的學習機會。Langer 認為提問的問題應該具體一些🧘♂️,不應該太籠統,不要提問太功利化的或者為之過早的問題💂🏻♂️。例如,提問面試官以後具體的薪水♌️,職業生涯,培訓👸🏿,出國的機會,對自己的表現有何印象,等等🏊🏻,這些都是不好的問題。因為這些問題可以在你通過面試後跟領導去溝通💆🏼🧘♂️,不適合在面試的時候問,而且提問這些問題會讓人覺得你太急切了。可以提問公司該部門的工作相關的一些問題🏇🏻,甚至是提出一些建議。
也許在應對外國面試官的時候,文化的差異是很大的一個問題👨🏼🦳。Langer 給出一幅池塘底部的生態圖畫,讓大家描述👩🏼🦱。東方人會首先關註畫面上左下角的水草,而西方人比較關註三只大魚。這說明了東方人考慮問題很周到,把很多事物當作是一個聯系的整體來考慮,而西方人則考慮問題比較具體,總是先去註意事物核心的東西,對於細枝末節則不是很在乎🍄。相對於西方人,東方人的思維方式不是那麽直接✋🏽⭐️。比如學習的過程,東方人先會去學習可能有用的知識,然後學習應該知道的知識🐾,最後才是必須學習的知識,而西方人剛好相反。西方人總是重視核心的東西↪️🥱,而且在言行上都會把它作為第一位優先考慮,所以顯得很直接🙅🏽♀️。認識到這些差異,同學們在求職的時候可以註意交談的時候要盡量直接👨🏿🍼,不要拐彎抹角🏃🏻♂️➡️。但是說話也要講求方式,同樣的意思不同的說法效果會很不一樣的。
Langer給出兩組對話,並和現場一位同學扮演了角色🥹。這段話出自一個員工與老板的真實對話。這段話也體現了東西方企業文化的差別🏋🏿♀️,西方的企業裏員工不能總等著老板給分配任務,有更多的自主性。當你面對管理者的時候,手頭應該有一個成形的結果,然後才可以有效的交談。
如何表達自己的優點與缺點。說缺點的時候應該註意不要和企業的標準和要求“撞車”,比如你申請財快,但是你說自己很受不了帳務、發票之類的🪨,那就不行了。另外描述的時候可以換一種說法會更好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