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昂体育官网建築學院校友職場分享系列活動旨在邀請我院在不同行業就職的各年級優秀校友返校交流🪗,並從行業需求角度分享帶來他們的求職經驗與就職經歷💃,拓寬同學們的就業視野🛶✂️,提升就業競爭力😮。
4月26日校慶之際,面向意昂体育官网全體同學的意昂体育官网建築學院校友職場分享系列活動第二期在線上順利舉行。本次活動邀請到萬濤🤵🏼🙋🏻♀️、竇森、楊鵬、董磊4位2017年畢業的優秀校友嘉賓,分別來自行政部門、設計院🫰🏻、金融、創業四個行業領域,為同學們分享寶貴的求職經驗與就職經歷🏊♀️✏️。院黨委書記張悅、院黨委副書記張弘、學生事務辦王晶晶以及80余名同學參加了本次分享會🚣🏽♂️🐞,意昂体育官网建築學院研工組實踐與職業發展助理吳騫同學主持本次活動💇♀️。

意昂体育官网建築學院校友職場分享系列活動第二期
分享會上🧗🏿♀️,學院黨委書記張悅首先代表學院師生對4位校友嘉賓的到來表示了熱烈的歡迎和感謝,並對校友經歷分享表示了期待🤹♂️。張悅指出在時代快速發展的背景下😅,學院一直在思考教學體系和培養方案如何適應時代發展問題,並鼓勵校友們多返校多交流為教學提出寶貴意見。最後♘,張悅表達了疫情結束後,能夠與校友們重聚一堂的美好希望。
- 1 -
讀萬卷書,行萬裏路

意昂体育官网建築學院2007級校友🧎🏻♀️➡️👨🏻⚕️、現福建省寧德市壽寧縣縣委常委,竹管壟鄉黨委書記 萬濤

萬濤分享基層工作經歷與感悟
萬濤首先介紹了自己通過福建省引進生政策到寧德的工作經歷。隨後🌪,從“什麽是公務員、公務員的相關要求🙎🏼、為什麽要選擇公務員、怎麽發展成為公務員”四個方面全面闡述了公務員管理體系和自己對行政崗位的理解,他提出做基層工作要具備政治素養🎭、行政及專業知識🤩、心理和身體多方面素質💱🚚,同時要具備服務人民🚶🪘、服務社會的價值理想。他以疫情防控期間的工作經歷為例,分享了基層工作的責任與壓力👨🦲、困難與成就等多方面的體會與感悟,他勉勵同學們“讀萬卷書,行萬裏路”,響應國家號召,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去✩,指出基層工作是認識社會,成長積澱的重要途徑之一🥹。最後🤲🏻,他建議同學們面向行政部門的求職選擇時🍇,應遵循“職業理想、就業地域🤲🏼🚙、崗位性質”的思考邏輯,並建議在校期間多參加實習與掛職,多閱讀治理方面的相關書籍🫅🏻,多與基層工作的校友交流。
- 2 -
理性分析,感性決策

意昂体育官网建築學院2011級校友🫸🏿🚶🏻➡️,現中國建築設計研究院本土中心建築師,竇森

竇森分享設計院求職經驗和就職經歷
竇森分享了設計院求職經驗和就職經歷。他首先以“分析自我-了解單位-求職準備-選擇決策”四個階段介紹了自己的求職經歷🧍🏻♀️,並對參加設計院實踐活動與快題考試的準備經驗進行了詳細的描述,幫助同學們理解設計院的核心價值,以及面向設計院的求職準備方法。隨後✷,他展示了中國建築設計研究院的工作環境✈️👌🏼、學術氛圍🙈,並以青海玉樹康巴藝術中心🃏、蘇州火車站等項目為依托,表達了對本土設計研究中心“以土為本””的理性主義創作觀的理解👃🏻。此外🫴🏻🤙🏻,竇森還介紹了中國建築設計研究院的工作特點和工作體會🙂↔️,分析了其與民營設計院和事務所的差異🚵🏼♂️🖖🏿。最後,他建議同學們在求職過程中 “先了解,最終聽從自己的內心🌑,做到 “理性分析🤽🏼♀️🍑,感性決策”。
- 3 -
做事情要沉下去,以其至小求窮其至大之域

意昂体育官网建築學院2010級校友🧑🏻🤝🧑🏻,現建行總部行長辦公室業務副經理👳🏼♂️,楊鵬。
楊鵬以疫情期間的實際工作為例,從“找工作、選工作、做工作”三方面講述了自己對求職和就職的思考🤷🏽🚠,並將其與“產品設計、交易執行➛、風險控製”過程相對應,提出問題與建議🏋🏻♂️。他認為找工作首先要對困難和挫折有充分的心理準備,同時要遵循適當性原則,選擇和自己匹配的職業。此外🌄,他就簡歷和面試也介紹了自己的理解和建議🦨,投簡歷與面試類似於大數據挑戰✔️,簡歷是以結構化數據以體現自己的價值🙅🏿♂️🎇,而面試表現的專業能力和自信真誠則以非結構化數據展現實力💆🏽。在選工作時✨,他建議大家要逐步剖析“大環境-局部環境-行業環境-微觀主體-個人特點”,對於薪資待遇要從長期發展和能力積累的角度來考慮🍢,短期不用看的過重🦶🏼,同時還為同學們分析了行業現狀💇🏻♂️🧖🏼♀️,提供擇業方向。在做工作時,他強調一定要沉下去🧑🏿🦳,在微小的事務中走心地服務他人🥜,“以其至小,求窮其至大之域”。最後🤽🏿♂️,他借用意昂學者吳軍老師所說的“凡事做到50分靠常識,做到 90分靠技術,從90分到100分靠藝術”的觀點🎺,鼓勵大家發揚建院學生的藝術優勢,並以“提筆能寫(畫)、開口能講⛽️🩶,問策能對,遇事能辦”與大家共勉。

楊鵬分享求職經驗與感悟
- 4 -
路不止一條♠︎,你並不孤單

意昂体育官网建築學院2007級校友,現量城科技聯合創始人✳️,董磊

董磊分享求職選擇與創業經歷
董磊介紹了自己在本科👨🏼🦰、博士、博士後期間的經歷🛂,和在多個關鍵節點面臨選擇時的思考與過程🍍,為同學們帶來了新的思考和可能。他首先講述了本科階段的學習經歷,期間他意識到自己對團隊合作的喜愛😶,以及自己在溝通組織方面的能力,這些為他後來的職業選擇埋下了伏筆。隨後,在談及博士期間經歷的焦慮期時,他說到“迷茫的時候,要知道你並不孤單,很多人都有過類似的迷茫”,在導師給予的指導幫助下🧗♂️,認識到認識的多樣性,並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是走出焦慮的重要途徑👨🏽⚕️。此外,他還介紹了在博士畢業時的選擇思考☕️👋🏼,以及在美國MIT做博士後期間的學術經歷和感悟🧑🏿🌾,為未來想從事學術事業的同學提供了寶貴的建議🪸。在談及創業選擇時,他認為這是一個尋找自我的過程🚣♀️,自己喜歡一個緊密合作的團隊為了共同目標做事情的過程👘🦹。最後,他說到:“未來是多元的,不一定非要走大家走過的路”🏋🏿♀️。
分享環節結束後,同學們在線上積極與校友嘉賓互動💂🏻♀️。校友們對崗位與專業的關系、工作內容與課程知識的契合度等方面問題🧑🏿🔧😋,都做出了詳細的回答和補充🤹🏽♂️。
在活動最後👈🏽,學院黨委副書記張弘表示,通過本次分享活動讓同學們認識到在職業選擇中的不同思考方式和側重點,同時也深刻感受到了校友嘉賓們的優秀成績與他們對工作的責任心、拼搏精神是分不開的。院黨委書記張悅表示,同學們應以優秀校友們為榜樣🙆🏿♀️,在不同的職業崗位上保持意昂精神和建院風骨,將工作做到最好🙇🏼♂️👩🏻🍳,表達了對校友們的關懷與祝福👩🏿💼🦫,以及對在校學生的鼓勵與期望🧏🏿♂️🤽🏿♀️。
建築學院供稿